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政府是如何平定叛乱的?

发布时间:2019-11-20 14:25传承者:Fanlishi来源:海阔历史网
字号:

在长安沦陷、玄宗逃往蜀地、唐廷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朝臣中虽未涌现挺身而出支撑危局的大臣,但在河北、河南地方郡县和朔方军将中,却出现了一批与叛军殊死战斗、决心兴复唐朝的中坚,如颜杲卿、颜真卿、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等人。正是他们,在各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奋力抗贼,才支撑得唐朝没有崩溃。他们各自为战,拖住兵锋甚锐的叛军,限制敌人的进一步发展,使玄宗安然逃往四川,太子北行未受追迫之患。但是,要最后扑灭叛乱,实现光复大业,还必须具有将各种势力加以集中、协调和统帅的力量。自肃宗即位,接管了最高统治权,对平叛进行统一指挥后,形势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肃宗在灵武即位,另建唐朝流亡政府,很快便组织了对叛军的反攻。肃宗任李泌为谋主,策划平叛。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指挥唐军,名义上由肃宗长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伐安史。同时派遣仆固怀恩等,向回纥请兵,与安、史作战。

其时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唐的军事形势。河北、关中等地人民普遍开展了对叛军的斗争。唐将张巡坚守通济渠沿线的重要城市睢阳,多次击败敌人的围攻,使安军不能扰及江淮。鲁炅坚守南阳,安军不得南侵汉水流域。由是,东南的物资可以从长江溯汉水至陕南。依靠陇右节度使薛景仙固守长安以西地区,使江淮的赋税收入,能由襄阳经汉中运到扶风,唐军供应无乏,支持了新兴的流亡政府。同时,李光弼军坚守太原,连挫安军。郭子仪东进,自洛交(今洛川县北)渡黄河,攻克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威胁安禄山所控制的洛阳、长安两京地区。而在安史乱军方面,虽然攻下了两京,军事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因其烧杀抢掠,不得人心,而且内部矛盾很快发展起来。这些情况都有助于肃宗收复两京。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政府是如何平定叛乱的?

长安的克复不是一番风顺的,它是广大将士多次浴血奋战的结果。肃宗即位不到三个月,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即于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命宰相房琯将兵收复两京。房琯本非将才,不娴军旅,又悉以军务委李揖、刘秩等书生。房琯统率南、中、北三军,分别自宜寿(周至)、武功、奉天(乾县),向长安进击。结果在咸阳陈涛斜(今咸阳市东),与贼将安宁忠遭遇,唐军大败,损折4万余人。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内部发生了变乱,其子安庆绪为了夺位,在严庄等人的谋划下,杀死安禄山,自称皇帝。唐军乘机发动攻势,以图夺回长安。是年五月,唐将郭子仪与王思礼合军于西渭桥,叛军安守忠、李归仁军于京城西清渠(今长安县香积寺北)。相守7日,官军不得进。后守忠伪退,官军全力出击。守忠以骁骑9000为长蛇阵,首尾为两翼,夹击官军,官军大溃,军资器械,丧失殆尽。判官韩液、监军孙知古等也被俘虏。

同年九月,经过一番积极筹措之后,肃宗再次发起了向长安的进攻。为了增强实力,唐廷向回纥求援。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及将军帝德,将精兵4000余人至风翔。九月十二日,元帅广平王李做,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凡15万,号20万,从风翔出发。二十七日,诸军至长安西,陈兵于香积寺北沣水之东。官军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10万陈于其北。叛将李归仁挑战,官军出击,叛军齐进,官军惊乱退却。李嗣业见情势危急,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连杀数十人,阵乃稍定。于是,嗣业帅前军务执长刀,排阵如墙,并力前进。嗣业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战将王难得头部中箭,皮垂障目,王难得用手拔出箭头,掣去其皮,血流被面,鏖战不已。叛军伏精骑欲袭官军之后,朔方军战将仆固怀恩引回纥兵掩击,翦灭殆尽。嗣业又与回纥兵袭叛军阵后,同官军大部队郭子仪、王思礼两面夹击。从正午至傍晚,激战三个时辰,斩首6万余级,填沟堑壑,死者不计其数。叛军溃不成军,残兵败将逃回长安。翌日(二十八日)凌晨,叛军安守忠、李归仁等,弃长安东遁,官军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克复长安以后,唐军乘胜前进,长驱迫蹑。郭子仪引蕃汉兵追叛军至潼关,斩首5000级,并克华阴、弘农2郡。

十月初,官军再次与安军主力决战于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之新店,安军又大败。安庆绪不得不放弃洛阳,走保邺城(今河南安阳市)。自是长安、洛阳东西两京终归唐有。

两京收复之后,肃宗、玄宗先后回到了京师长安。为了便于处理政务,肃宗入居大明宫,玄宗则退居兴庆宫。

安庆绪退至邺城,收集败卒,尚有众7万。虽属残余势力,也不可小视。唐廷为了彻底消灭叛军,于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会师围邺。由于九节度不相上下,未设统率,无人指挥,虽各自有小胜,终难以成大功。安庆绪窘急,求救于史思明,且请以位让史。

史思明乘机于范阳率兵13万救邺。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官军步骑60万与安史军交战于安阳河北。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和天气形势的不利,官军大败,诸节度各溃归本镇,实力损失1/4。史思明借故杀掉安庆绪和他的四个弟弟及其党羽,收夺安军余部,实力大增。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政府是如何平定叛乱的?

同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九月又率军南下,再度攻占洛阳。上元二年春,唐命李光弼由河阳发兵收复洛阳,结果反为史思明所败。史思明乘胜西攻潼关,因其虐待部下,内部离散,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朝义还军洛阳即位。安史旧部不肯听他指挥,叛军实力趋于瓦解。

宝应元年(762年)秋,唐再次借回纥兵平叛。十月,以雍王李适为元帅,会合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于陕州(今河南陕县),进讨史朝义。在洛阳北邙山下,朝义大败东走,逃往幽州,叛军部下陆续降唐。广德元年(763年)正月,朝义逃至范阳,走投无路,穷蹙自杀。安史叛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是以统治阶级内部即中央与地方矛盾为主,并交织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内容而爆发的,前后经历七年零两个月。此间,两京沦陷,北方多为叛军所据,唐廷处境异常危险。后在广大爱国将士、官吏和人民群众的奋力抗战下,终于消灭了叛军,收复了失地,赢得了平叛的胜利。

然而。这场叛乱对唐代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叛乱虽乎,国势已衰。它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自此,喧赫一时的“开元盛世”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链接:https://ls.hkzww.com/lishi/zhanzheng/741.html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投诉建议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联系我们
  • 海阔历史网Fanlishi-文史经典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