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考试的第一道程序当然是从报名开始。唐代举子报名是在每年的十一月,根据报名人所在地离京师的远近,分批进行,距离越远的举子报名时间越在后面,这样可以给远地举子多一些时间,但在十一月末就要完全结束报名程序。
报名的地点唐前期在户部,后期在礼部。报名先要签名,然后上交必备的文件和证书。其中包括文解、家状、结保文书三种。
“文解”是州府推荐证书,相当于特殊的政府介绍信,也可理解为初级合格证书。总之,这个文件是由州府一级签发的,属于公文。一般来说,格式应当统一,只要不是伪造的,这一环节便会顺利通过。
“家状”是举子自己填写的,其作用类似本人的填表,家状的内容比较全面,其中包括籍贯、三代名讳、本人体貌特征,如身体高矮肥瘦、眼睛大小、鼻梁高低,有无胡须或其他特征等。
很明显,这一项目是为防备冒名顶替设置的,其作用相当于现代准考证上的照片。
此外,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还规定:“有父母、祖父母亡殁未经迁葬者,其主家之长不得辄求仕进,所由司亦不得申举解送;如是卑幼在下者,不在此限”。明确规定父母或祖父母丧葬未完的,长子或长孙不能报名。这些情况都需要在家状中写明。
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规定,家状内还要增加两项内容,就是本人是否有过做官历史,如果有,要交纳历任文书,即任命的文状。本人是否改过名,如果改过,原名是什么。这两项内容在现代表格中都有,前者是“本人工作简历”,后者是“曾用名”。
不过,就唐代来说,据所见资料而言,家状上的内容主要还是前三种,即籍贯、三代名讳和体貌特征。
“结保文书”属于对应试举子在道德方面的保证书,类似现代“政审”的作用。这种文书有两种,一种是由官员作保,一般称“通保”,一种是由三名举子(有的资料上说是五名,据傅璇琮先生考证,以三名为可信)。结保文书要保证家状上所写内容真实可靠,并要保证所保之人绝对没有品行方面的缺陷。被保举的举子一旦出了问题,保举人要负连带责任。官员降职甚至革职,举子则取消考试资格三年。
“保结”上还有一条内容,即举子现住所,外地举子要填写在京师所住旅店的详细地址。这样一旦有什么问题,便于通知。我们在唐代文献中看到那么多住在简陋小店中的穷酸举子却可以及时接到喜报,就是因为这一点。
家状的写法有一定规格,没有经验的举子第一次填写往往要经过一些反复。《封氏闻见录》卷三“铨曹”载:
选曹每年皆先立版榜,悬之南院。选入所通文书,皆依板样。一字有违,即被驳落。可见对于报名时所交所有文件的审查非常严格。如果被驳回,当年的考试资格便没有了。“礼部驳榜者,十一月出粗驳者。谓有状元解,无状细驳,谓书其行止之过。”(《南部新书》丁卷)可知这一关能否通过在十一月内便可见分晓。距离报名结束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那么多举子的所有文字证件便都要审查完毕,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到了考试这一天,举子们在清晨便来到考场。自居易有一首《早送举人人试》诗曰:“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看来白居易是用马车去送一个举子到考场,这时天还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