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世界新兴市场。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建立,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政治指引和强大动力。多年来,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
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开始担任金砖国家机制轮值主席国。俄总统普京表示,将利用主席国身份进一步提高金砖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2016年2月15日,印度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任期持续到12月31日。
2017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习近平主席对2017年9月在福建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提出四点期待: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推进机制建设,构建更广泛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的成立背景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BRICs概念,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缩写词。因“BRICs”拼写和发音同英文单词“砖”(bricks)相近,中国媒体和学者将其译为金砖国家。
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经俄罗斯倡议,金砖四国外长于2006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首次会晤的举行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
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定为BRICS。
金砖国家的成立宗旨
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的组织结构
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政、金融、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禁毒、统计、旅游、智库、友城、地方政府合作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友城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已经超越5国范畴,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
金砖国家的组织成员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58%。据估算,2017年五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3.24%,贸易总额和对外投资比重分别占世界的15.88%和12.4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五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3.2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91%。
成员国: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南非(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