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签订《凡尔赛条约》标志结束,那《凡尔赛条约》真的是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吗?历史书上对于凡尔赛条约内容大都是一笔带过,其实,反观凡尔赛签订的条约内容和背景,实质上就是战胜国瓜分战败国的一种冠冕堂皇的方式!《凡尔赛条约》的签订真的公平吗?
《凡尔赛条约》背景介绍:
《凡尔赛条约》(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称:《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背景: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了到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中国代表因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愤而离席(转而与德国另签和约),这一事件进而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美国在国会表决时多数反对,也未签署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和约是在刺刀刀尖上成文的条约。在混战的焦灼时期,无论费色圭尔上校提出多么有建设性的战争新理论,人们从来没有把它看作一种能够成功维护和平的手段。
更糟糕的是,和平的致命武器全部掌控在老一辈人的手中。一群年轻人打架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也许会相互争斗,如同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一旦积压的愤怒得以释放,前一秒还剑拔弩张,下一秒就会称兄道弟。但对那些把脸刮得干干净净的老头儿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他们带着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愤怒围坐在绿桌边,准备裁决那些在全盛时期无视法律和国际礼仪且手无寸铁的对手。
《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凡尔赛条约后的德国领土形势,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在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使得中国北洋政府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瑙鲁)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德国丧失13.5%的领土。
《凡尔赛条约》有哪些意义?
这场屠杀是他们咎由自取。现在让他们竭尽所能自己解决这些难题吧!
从此,我们知道怎样才算是“竭尽所能”。而且,最后7年发生的事情简直像上演了一场充满大错特错、贪婪、残忍和鼠目寸光的卑劣行为的连续剧——在一个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愚蠢时代(如果能让我忽略这一点的话),这7年的故事能在人类烦闷低能的历史中独树一帜,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生活在公元2500年的人会怎样评价这场导致欧洲文明毁灭,并将毫无戒备的美国人推上人类领导地位的大动荡的最终根源,我们自然无法预测。但自从国家发展成为高度组织化的机构,根据前车之鉴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两大商业竞争派别间的冲突绝不可避免,只是早晚的事。简单来说,他们会认为德国已经成为大英帝国繁荣昌盛的极大威胁,不能允许它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多样性需求的主要供应方。
我们从这一苦难之河走过后发现,要想对过去10年间发生的事情的真相作出判断,简直难上加难。但是现在,7年之后,如果我们崇尚和平的友邻之间没有发生过多骚乱,还是有可能得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结论的。
过去500多年的历史,实质上是对所谓“统治力量”和其对手之间巨大纷争的实录记载,“统治力量”的敌对方希望把对手从天生好命的位置上赶下来,自己以公认的海上霸主身份继任先前统治者的地位。西班牙的荣光之路就是踏在大意大利共和国联邦和葡萄牙的尸体上形成的,当西班牙刚刚在远殖民地区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可能由于地理原因或是传言)时,荷兰人便试图掠夺其成果。鉴于两国实力大小的悬殊,荷兰共和国获得明显胜利。
然而,还没等荷兰人把世界其他地区收入囊中,英、法两国便抓住这次巨大的直接获利机会,将荷兰兜里还没焐热的战利品抢了过来。一切结束之后,英、法两国又展开了一场瓜分战利品的耗时、耗资巨大的争夺战。最终,英国以胜利告终,此后成为世界霸主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它所向无敌,那些试图效仿它的弱小国家最终都向它俯首称臣,而其他大国也突然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如同谜一般存在的政治联盟,而谜底似乎只有英国的统治者(外交政治手腕的先主)才知道。
鉴于这些举世闻名的经济发展历程(每一个小学历史课本都如实记载过),在20世纪前20年,德国统治者所使用的政治手段似乎略显天真。人们把这归咎于恺撒大帝,他们的观点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威廉二世是个诚实的人,但能力十分有限,是自欺欺人怪圈的受害者,对于他们这些生在帝王家、与普通人类断绝联系、站在权力巅峰俯视平凡世界的人来说,这个怪圈确实司空见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人想去理解英国人的善意,也不曾有过外国人能如此曲解英国人的本性。